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程大利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由山川到笔墨——我的中国画山水画观

2011-04-12 11:23:55 来源:雅昌艺术网专稿作者:程大利
A-A+

程大利 数峰青瘦出云来 69cm×69cm 2005年

        在历来的画论中,浑厚华滋,苍润并济是笔墨的高境,在画论中笔法被赋予人格,用笔之忌也是做人之忌,如尖、浮、滑等,如板、结、涩等,厚而朴是可贵的人品,苍和润是既见风骨又有感情,是审美的至高境界,几千年总结下来的中国人的审美经验常有规律性,后人视而不见是愚蠢的。中国山水画就是要以笔墨为山川而言,代山川而言,同时还要传递出心中的情感,这种情感诗化后作品便有了意境。石涛更明确地说:“寄兴于笔墨,假道于山川,不化而应化,无为而有为”。笔墨与人高度地融合在一起。黄宾虹总结了前人观点,指出:“讲书画,不能不讲品格,有了为人之道,才可以讲书画之道,直达向上,以至于至善”。(见黄宾虹《美学文集》)。

  笔墨精神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,先贤们认为,宇宙自然生生不息,循环往复,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,没有间歇。观照笔墨应该是元气充沛、淋漓而浩荡的。当外部环境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和生理时,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,如气嘘、烦躁等。反映在笔墨上便破坏了元气的平衡,出现画论上常讲的“浮气”、“躁气”、“匠气”等等。所以,养气便成了文人画家的功课。“要使气处处安稳,神闲意定。勿促迫、勿怠缓、勿陡削、勿散神、勿太舒,务先精思天蒙,山川步伍,林木位置,以我襟含气度,不在山川林木之内,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”。因为心志高远则笔墨深厚,心境广阔则气韵旷达,笔墨已成为画家心胸、气度、禀赋、性情的反映,当然也是画家文化积累和知识功底的表征。

  当然,山水画仍是绘画,有着绘画的所有属性。它的技术性的要求是必须经过时间锤炼的。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属性具有一定的程式性。千载而下,无数先贤积累下的经验成为宝贵的程式。20世纪以来,突破程式,不落前人窠臼是百年来的主旋律。在继承上的虚无主义影响了几代人。所以,在今天已没有几人具备传统功力了。可染先生说“用最大的决心打进去”,今天的人们难得下这种大决心,在不打入传统或者浅尝辄止条件下的创新者肯定是十分肤浅的。在近百年的西化浪潮中,人们将“时代感”绝对化了,而将笔墨精神放在次要地位,把现代与传统、新与旧、今与古截然对立起来,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,模糊了中国画的笔墨本质,把笔墨分出新旧来,让今天的中国画离西洋画越来越近,这恰恰是一种倒退,是20世纪中国画的悲剧。清代画家笪重光在《画筌》中说:“丹青竞胜,反失山水之真容;笔墨贪奇,多造林丘之恶境。怪僻之形易作,作之一览无余;寻常之景难工,工者频观不厌”。清代另有一画论家王昱在《东庄画论》里说:“若格外好奇,诡僻狂怪,徒取惊心眩目,辄谓自立门户,实乃邪魔外道也”。沈宗骞在《芥舟学画篇》中说:“今人既自揣无以出众,乃故作狂态以惑人”。这些高论今天读来仍是那么深刻。

  为自然山川立传是既崇高又从容的事业。画好山水画首先要求画家把一颗心先安静下来,研究山川,练习笔墨,淡定沉潜,向山川精神的深处走去,寻找天地精神——“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”,寻求中国山水画的诗意境界。

        注:程大利,1945年生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,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,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,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、程大利工作室导师,曾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、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。
 

1 2 3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程大利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